|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3:41:04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移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A城过境,请预测A城未来72小时的天 ? ?气变化过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而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B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请结合地理环境的基 ? 本规律,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并推测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还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然后出现阴雨天气,气压降低;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 ? 有所降低。 (2)C城市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 ? 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草甸位置越高,食草动物攀爬得也越高,符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 随着气温升高还会出现的现象有:雪线上升;山地冰川融化,面积减少;山地上部发生土壤侵蚀,土 ? 层变薄;发源于B山的河流上游在冬春季节水量增加明显;出现新的湖泊。(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湘江与莱茵河,分处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通航里程相差不多,年均径流量几乎相等,流域布局大致相似,但湘江年货运量仅为莱茵河的三分之一。水运天然的“低碳性”,给湘江航运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沿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以上,GDP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圈GDP占全省总量的37.7%。 材料二?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
 (1)洞庭湖平原的气候类型类型是??,此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不利条件是???灾害频繁发生。莱茵河流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4分) (2)根据区域的优势资源条件,湘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开发重点不同。在中上游地区的开发重点可以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工业;在中下游河段以发展??为主。(3分) (3)请列举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圈和莱茵河流域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3分) (4)请分析莱茵河航运量大,航运发达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4分)?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旱涝 ??光照不足?? (2)(3分)?水能???有色金属冶炼???航运?? (3)矿产资源丰富(1分) 交通便利或者水运便利(1分)水资源充沛(1分) (4)(4分)?莱茵河流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1分)莱茵河流量较大、稳定(1分)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非常有利于航运(1分)流域内经济发达,航运量大(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湖南及周围地区。 (1)湖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考虑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而莱茵河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上中游流经山区,故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资源方面:湖南省是我国有色金属分布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则航运条件优越。 (3)莱茵河沿岸鲁尔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并就近铁矿,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借鉴鲁尔区发展的条件,若湘株潭工业区也符合,则属于共同的区位优势。 (4)河流的运输条件分析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落差和河流沿岸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 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 【小题2】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 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冬季,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A错。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弱,B错。15时~22时,图示区热岛强度增大,市区温度下降,C错。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强度大,热岛环流最强,D对。
【小题2】北京春季降水少,不是城市热岛强度降低的原因,A错。热岛强度在夜晚比白天高,夜晚上班人流、车流少,B错。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白天较小,夜晚较大,C错。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D对。
考点:热岛强度变化,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
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低纬环流圈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大气中;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近地面形成东北信风带(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带(南半球);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30°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制了如下地形剖面图。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面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图,能正确表示近地面丙地夜间状况的是 ( )。

【小题3】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正确,则地理兴趣小组的观测时间可能是 ( )。
A.8:00—9:00
B.12:00—13:00
C.15:00—16:00
D.23:00—24:0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山谷风是学习热力环流知识时常涉及的内容,解答本题组前可以先绘制出山谷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如右图),并添上等温面。如下左图,表示白天,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应向上弯曲,乙、丁两处风向是正确的,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对照题图可知只有等压面向下弯曲是错误的。如果表示夜间,参见下右图,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与题图正好相反,乙、丁两处气流方向也与题图中相反,题干中说只有一处正确,则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是正确的,地理兴趣小组观测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夜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