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3:44:51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变化”图(图5—33),回答下列各题。
 图5—33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密集型向?密集型转变趋势。 (3)香港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填写下列正确选项代号)。 ①第三产业发展迅猛?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参考答案:(1)纺织?电子电器 (2)劳动?技术 (3)①?②
本题解析:纺织工业由1960年的20%左右下降到1990年的8%左右;电子电器由1960年的2%左右上升到1990年的25%左右。香港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工厂转移至深圳等地。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表1,完成15~16题。 表1?我国某地区三个工厂投入构成比例(%)
工厂
| 原料
| 能源
| 运费
| 科技
| 工资
| 其他
| 甲
| 41
| 17
| 2
| 5
| 14
| 20
| 乙
| 4
| 8
| 5
| 50
| 13
| 20
| 丙
| 17
| 10
| 11
| 3
| 39
| 20
| ? 小题1:甲比丙运费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产品轻,科技含量高 B.距原料地和市场近 C.交通发达,航空运输为主 D.需要原料和能源少
| 小题2:最适宜发展乙类工厂的是 A.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京沪等地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小题1:图示甲工厂的原料比重高于丙地,但运费较丙地低,说明其靠近原料地。 小题2:乙类工厂的投入因素中,科技比重最高,判断为技术指向型工业,适宜布局于科技水平高的地区,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上海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十一五规划中,上海将嘉定和宝山的功能定位“汽车嘉定”和“精钢宝山”。现在又将部分县区进行了重新界定:“海洋南汇”、“精化金山”,还有“航天闵行”和“创新和谐国际化浦东”的功能定位也已确定。
 ( 1 )崇明区(岛)的功能应该界定为(? ) (2分) A.“商业崇明”? B.“渔业崇明”? C.“生态崇明”? D.“知识崇明” ( 2 )从“钢铁宝山”到“精钢宝山”转变的原因不是(?)(2分) A.提升循环经济的需要? B.绿化美化的需要 C.发展集约经济的需要? D.产业升级的需要 ( 3 )自来水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2分) A.水质较好? B.地处河流下游 C.距市中心近? D.接近居民区 ( 4 )B地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省,所需铁矿石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5分) ( 5 )C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属于(双项选择)(?)(2分)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 6 )D、E两处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 ___________ 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2分) ( 7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1)C(2分)?(2)B(2分)?(3)A(2分) (4)山西、安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任意两个),消费市场(每空1分,共5分) (5)CD(2分)?(6)市场区位及需求 (7)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紧靠浦西外滩,经济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任意四点,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1)崇明岛目前为上海的农业基地和旅游基地,故符合“生态崇明”的功能。(2)从普通钢铁生产到精钢生产主要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与绿化关系不大。(3)自来水厂应布局于河流上游,水质好。(4)宝钢的煤炭主要来自就近的安徽和煤都山西;铁矿石主要来自世界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影响宝钢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市场。(5)石化工业为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企业。(6)D、E两处距离市中心较近,故说明市场的影响。(7)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河流及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假设原料与产品的单位运费(吨/千米)相等,以市场(M)或原料(S)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即运费等值线。如果企业选址在S处,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5个单位运费;如果企业选址在M处,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15个单位运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仅从运费角度考虑,生产企业布局在图中a、b、c、d四处的哪处相对最合理 A. a B. b C.c D.d
|
小题2:若该企业选择在X地,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的运费为
A. 12
B. 10
C. 8
D. 6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MS之间相隔5格,依材料可知,以S为中心的费用等位线中相邻等值线数值差为3个单位,且向内等位线数值减小;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位线中相邻等值线数值差为1个单位,且向内等位线数值减小。据此可计算出生产企业布局在a、c、d处时,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分别需要12个、14个、11个单位运费,而位于图中b处时,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7个单位运费;故布局在b处最合理,即B选项正确。
小题2:据上题分析,若布局在X处,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运输原料的运费为6个单位,需要运输产品的运费为4个单位,共需要10个单位的运费。故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小题1: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 )
A.交通运输更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D.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只有在①位置,该产品价格高于成本,有利润;而其他位置都是成本高于或等于价格,则无利润可言。
小题2:由b到a成本逐渐降低,而一般由市中心向外地租越来越低,故这一变化也与由市中心到近郊地租变化一致。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