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 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地区。试从流向、形式、目的等三个方面分析这种人才的流动与下图所示的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有何不同。

(1)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2010年7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回答1—3题。

1、若图中外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和B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且A到B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B到A的方向为该省的产业转移方向,则该地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 ]
A.B,A
B.A,B
C.都是A
D.都是B
2、若图中外圆代表地球的一部分,A和B分别为某两个区域,且A到B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B到A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则A,B代表的大洲可能是
[? ]
A.大洋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欧洲、拉丁美洲
D.欧洲、大洋洲
3、“木桶效应”是指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若上图中外圆代表中国某一区域,A和B分别代表西藏和上海,则影响两地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
A.A——地热资源
B.A——太阳能
C.B——地区开放程度
D.B——矿产资源
3、单选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4、判断题 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是人口移动的主要拉力因素。
[? ]
5、单选题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
[?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