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A.23°26′ B.46°24′ C.63°26′ D.66°34′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这位同学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中的用意是保温。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够进入到玻璃箱中,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不能透过玻璃传播。
【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位同学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应加大支架使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H为[90°-(23°26′+40°)]=26°34′,又因为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故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为(90°-26°34′)=63°26′。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学生只要掌握温室效应原理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作答。
【方法技巧】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运用
Ⅰ.日影的方向和长度的问题:日影方向与太阳光线方向相反。
①日出日落前后太阳光的来向。
除极昼、极夜范围外,其余纬度:3月 21至 9月 23日,东北升,西北落;9月 23日至次年 3月 21日,东南升,西南落;3月 21日、9月 23日,正东升,正西落。
②正午前后太阳光的来向:判断太阳直射点与该点的方位。
(2)日影的长度L=h×cotH。(h为物体高度,H为当时太阳高度),如图1所示。
Ⅱ.楼间距的问题: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应满足 L≥h×cotH。(h为楼高,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2所示。
Ⅲ.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应满足α+H=90°(α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H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如图3所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 ]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读图11,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昼长是 小时。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夜长 小时。
【小题4】图示这天,广州(位于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当日广州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北京时间是12时28分,广州的经度是 。
【小题5】此季节我国东南部地区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
参考答案:【小题1】23°26′N 180°
【小题2】晨 16
【小题3】8 24
【小题4】90° 113°E
【小题5】东南 高温多雨
本题解析:【小题1】读图可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是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甲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则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80°。
【小题2】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晨线上。乙地此刻地方时为4时,4时日出,则20时日落,昼长为16小时。
【小题3】由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可知北京时间(120°E)为8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此刻出现极夜现象,故夜长为24小时。
【小题4】图示这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广州(位于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 广州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是广州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是12时28分,广州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故从120°E往西边去7°,所以是113°E。
【小题5】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30°N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题。
| ?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 气温(°C) | ?降水量(mm) | |||
| 1月? | ? 7月 | ? 1月 | ? 7月 | ?全年 | |
| ① | 3.8 | 29.1 | 34 | ? 151 | ? 1222 |
| ② | 7.6 | 28.4 | 20 | ? 171 | ? 1138 |
| ③ | 5.5 | ? 25.2 | ? 7.3 | ? 230.5 | ? 921.2 |
| ④ | ?—2.1 | ? 15.3 | ? 0.5 | ? 119.4 | 420.5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上表可以看出,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同纬度的四城市气温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根据气温高低比较,四个城市按海拔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①②③④,故本题选A。
小题2:①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④地,因为四地纬度相同,排除A;人类活动对气候因素的改造作用最小,虽然对气温有影响,但不会这么明显,排除D;依据上题,各城海拔高度不同,这是造成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