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1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6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汇集形成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淹埋了古城遗址;该地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的沉积,淹没了古城遗址;而古城形成以后,该地没有经过张裂下陷;冰川堆积物不会形成分层沉积,而没有分选性。故选C。
【小题2】1000年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粘土层,表明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流水沉积加强,气候更加干旱,风沙沉积加强;6000年以来,气候干旱,古城消失;8000年以前就形成古城,表明就形成了绿洲;而2000年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较多,表明沉积速度加快。故选B。
考点: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A.背斜成岭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岭
D.背斜成谷
小题2:关于甲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
B.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
C.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
D.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而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板块运动原理。
小题1:根据左图的等高线弯曲,“凸高为低”判断该地区的地形为山谷,而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该地区的岩层中间新两边老,判断为背斜。
小题1:结合该地区位于40°S,太平洋的东岸,故判断为南美洲,则甲山脉为安第斯山脉。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下图为我国西部部分区域示意图,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区域在几千万年前就是一个湖盆。原先的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后来,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一个盐的世界。它夹在高山之间,地壳活动强烈,多断裂和岩浆活动。
材料二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形成综合服务-海关、国检查验-口岸作业居中,仓储物流分居两侧,保税加工外围布局的格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进出口集散中心、产业集聚地和中亚、西亚地区的战略经济中心城市。
(1)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中甲区域附近的三类矿产资源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简述资源开发对促进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2分)
(2)兰新高铁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4年12月通车,该铁路建设不仅创造了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等世界多项之最;而且也是铁路建设与保护世界性文化遗址和自然保护区的杰作。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新高铁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8分)
(3)兰州建立了“综合保税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中心城市。试分析兰州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煤矿:生物沉积作用(2分) 钾盐矿:化学沉积作用(2分) 铅锌矿: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2分)
措施: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多条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值;②积极改善交通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民族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③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每点2分,共6分)
(2)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穿越风沙、高寒等灾害频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一次性建设里程长;需要考虑对自然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每点2分,答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①兰州是我国西部的大城市(或省会城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②铁路连接东西和南北,交通便利;③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④科技力量较强;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支持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一和图示分析,甲区域拥有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钾盐和铅锌,从材料中“原先的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形成煤炭;“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一个盐的世界”,水中盐分不断聚集,因化学沉积形成钾盐;在铅锌矿床中有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容矿沉积等,从材料中“地壳活动强烈,多断裂和岩浆活动”,分析,因岩浆活动形成铅锌矿。
措施:主要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甲区域因资源丰富,该区域发展主要依托资源开发,故开发利用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初级产品获得经济效益低,故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偏于产品输出,加强区域间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恶劣,加大施工难度;“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体现了一次性建设里程长;“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体现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铁路建设与保护世界性文化遗址和自然保护区的杰作”,需考虑对自然保护区与历史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3)物流业需考虑交通条件及需求量等。兰州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陇海-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四条铁路交会点,交通便利;兰州是我国西部大城市,货物重要集散地,对交通需求量大;“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较强。
考点: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兰新高铁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兰州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中位置见图10)。不久震中西偏北100千米海底和东偏南约190千米海底相继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交界的断裂带上。读图10完成32-34题。
小题1:该断裂带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小题2:该断裂带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走向
小题3:关于图中A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有海岭
B.地壳稳定
C.可能有海沟
D.属于生长边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小题2: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项为流水的侵蚀作用,B项为流水堆积作用,C项为生物堆积,D项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小题2: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等才是风蚀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