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核工业
B.钢铁工业
C.耕作农业
D.电子工业
E.①②⑤
F.①②③
G.②③④
H.②③⑤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A—C阶段中环境污染最严重,四个选项中只有钢铁工业污染最严重。
2.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使得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6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E.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F.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G.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H.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海外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初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迁入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经常,但有可能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迁出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10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2015年,甘肃省将培育出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据此回答下题。1.甘肃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
A.可持续发展观念刚刚开始建立
B.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观念走向实践
C.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
D.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实际参与度低
E.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
F.开荒扩大耕地
G.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H.开展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循环经济。第9题,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的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循环经济的特征: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故是针对生产方式而言的。
2.第10题,甘肃省开垦扩大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为草原,应结合环境保护发展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E.台风
F.洪涝
G.地震
H.森林病虫害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环境减灾”卫星属于遥感卫星。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地震是因为地球的内力作用造成,不能直接监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依据图文材料,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及判断理由。(4分)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3分)
(3)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由图中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可以判断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分);北部河流大多流向东北,而南部河流多流向西南,可判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分);北部河流短小而南部河流流程较长可以判断南部平原广阔(2分)(若作答地势北高南低可酌情给分)(任答2点得4分)
(2)该岛距赤道较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潮湿(多雨)、云雾多(光照少);(1分)受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1分)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1分)
(3)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铁路沿线(2分);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1分);多河流入海口,可以实现河海联运,且用水方便(1分);铁路沿线路上交通便利,且受海洋灾害影响小(1分)(原因任答2点得2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点,一般要说出主要地形及分布状况,另一方面要说清地势特征。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流向由中部流向四周,可以判断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岛上北部河流大多流向东北,而南部河流多流向西南,可判断中部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部河流短小而南部河流流程较长,可以判断南部平原面积较广阔。
(2)生产优质咖啡,对阳光、雨量、土壤、气温等自然条件要求非常严格。该岛距赤道较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气候潮湿,雨量适宜。云雾多,光照少,光照适宜,过于强烈的阳光会抑制咖啡树的成长。受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这些都是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
(3)读图,根据城市符号,可以看到,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铁路沿线一带。在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沿海多河流入海口,可以实现河海联运,且用水方便。铁路沿线路上交通便利,方便对外的联系,且受海洋灾害影响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