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E.东北地区
F.东南地区
G.西北地区
H.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沙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陡坡一侧为背风坡,并结合指向标判断风向。
2.图示等高线地形判断为沙丘,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沙丘地貌及外力作用。
点评:本题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对指向标、等高线分布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地理素描图”,完成小题。
1.各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是2.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①为褶皱,④为断层,均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②为风蚀地貌,③为流水堆积地貌。
2.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剖面图。
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南高北低
C.④处河岸比②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④处比③处建港条件优越
E.位于南半球
F.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G.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H.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
1.根据EF处的岩层分布判断该处为背斜,故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边新;故A项来源:91exam .org错误。(B项注意指向标;C项④处为河流凹岸,侵蚀严重,水深,利于建港。)
2.A项,根据EF的河床剖面分析,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流多向东岸冲刷,即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A项错误。B项根据当地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判断位于温带,且为北半球大陆东岸,故河流有冰期,且河流方向为向南向北流,即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故判断可能有凌汛。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据此回答问题。
1.“金刚宝石”来自于2.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
C.天外来客(陨石)
D.火山喷发
E.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
F.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
G.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H.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
2.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示为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列景观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2.关于图中各种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F.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G.③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H.④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②是火山喷发过程;③是喀斯特地貌的石林,属于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结果;④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
2.①是风力侵蚀形成的,A错误;②是火山喷发过程,出现在板块边界地区,地壳活跃,B错误;③是喀斯特地貌的石林,属于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结果,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貌区,如我国的西南地区;④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高原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