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2019-06-26 14:13:4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城市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雨水回收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减少城市排污量 B、增加城市用水量 C、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D、缓解城市地面下沉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4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十五公里,因修建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泊——松花湖,冬季尽管湖面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特定的条件让吉林雾淞驰名天下。“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有机大米是农民有区别地选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山泉水或无污染河水灌溉的地区种植的稻米。通常一年一熟。吉林省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盛名中外。
 (1)吉林雾淞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请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简析当地“雾”、“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2)简述图乙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8分) (3)分析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8分)(1)“雾”的成因: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2分)该段江水温度较高,水温与气温的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2分)“挂”的成因:凌晨气温明显下降,(2分)雾气冷却成过饱和水汽附着在树枝上凝华成雾凇。(2分) (2)(8分)流量较稳定;(2分)冬季无结冰期;(2分)含沙量小;(2分)流速较慢。(2分) (3)(8分)①夏季白昼较长,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②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④灌溉用水清洁(环境洁净),保证了稻米的高品质。(每点2分,因果关系各1分)
本题解析: (1)雾是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形成的现象,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形成的小冰晶附着于树枝上面,类似于霜的形成。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段江水温度较高,河水蒸发,水汽遇冷形成雾。日出前后是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刻,雾气冷却成过饱和水汽附着在树枝上凝华成雾凇。 (2)此河段受上游水电站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作用的影响,水流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并且冬季无结冰现象。 (3)本题既要解释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还要落实到农产品品质好上,结合材料作答。从气候条件讲,当地夏季白昼较长,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冬季气温低,害虫不易越冬,农作物病虫害小,农药使用量少;受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影响,当地水稻生长慢,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肥沃的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灌溉用水清洁(环境洁净),保证了稻米的高品质。 考点:雾(凇)成因、水文特征、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 小题2:若图中河流是西欧的莱茵河,下列叙述不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 ) A.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D.社会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
小题3: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水流量减少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得该区域的森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小题2:西欧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均匀,水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3:用排除法。森林资源破坏会导致河水流量减少,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与森林覆盖率没有任何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河面宽度,读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及其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河流输沙量少于7月
D.流域内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小题2】甲、乙、丙、丁四处河床,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
【小题1】该河流位于南半球,故1月为夏季,河流流量较小,7月为冬季,河流流量较大。故判断该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只有C项正确。
【小题2】比较1月和7月的河面宽度,水位宽度相差最大的地方表示水浅,即坡度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地区多年平均状态下地下水对河流补给量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关于图的分析,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湖泊泥沙淤积减少使冬春季补给量较大
B.该河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C.蒸发加强导致6月前后补给量最少
D.副热带高气压使M处曲线向上凸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份,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最小,而七月补给量略有回升,说明该地6月降水丰富,河流水位高,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较少,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C正确。
小题2:冬春季补给量较大主要是因为河流处于枯水期,D 错;该河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雨水补给为主;B错;6月前后补给量最少的原因是6月降水丰富,为河流的丰水期,C错;M处的时间是7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所以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增加,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