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4:22:55 【

1、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A.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B.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C.大量地围湖造田,使水域面积变小
D.制冷业大量使用氟氯烃化合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大面积的毁林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则导致全球变暖。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根据所给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9分)
(2)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1)酸雨出现的频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分)
原因:1.工业的发展,煤的大量使用,酸性气体排放增多;2.汽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多。(4分)
影响: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及其生长。2.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3.腐蚀建筑物,造成文物损失4.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3分)
(2)措施: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依法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的频率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煤炭,导致空气中酸性气体增加,另外,随着我国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大量排放也增加了酸雨出现的频次。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酸雨对农作物植物等产生直接作用,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酸雨还会破坏森林,使森林生长缓慢,甚至凋谢、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及其生长、酸雨的腐蚀力很强,大大加速了建筑物等物质的腐蚀速度、酸雨对人体健康能产生一定的危害。
(2)针对水体污染严重的现象,我们通常采取如下几种措施:一、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 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三、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998年3月,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见右图)。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油层覆盖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美元,但据专家估计,这其中只有10%的地区适合生物生存,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7分)
(1)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沿海工业生产和____________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2)海域遭受了石油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将被破坏,从而影响____________生存,因此,         也是目前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
(3)石油污染导致海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 ___。
(4)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中的清污方法,能否采取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分散的清污方法?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2)海洋生物?石油泄漏?
(3)油层覆盖海面,影响太阳辐射和氧气交换
(4)不能?这里为近海,且为北太平洋 渔场的一部分,分散石油用的化学物质会影响近岸的生态环境
(5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污染。
(1)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
(2)海洋石油污染引起生态破坏,主要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故海洋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
(3)石油污染引起油膜覆盖洋面,导致海鸟缺少食物或中毒而死亡;
(4)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分散将导致周边地区污染加重,由于阿拉斯加位于近海,将影响周围的海岸环境。
(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作用:主要从稀疏和扩散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的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4分)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参考答案:10分)
(1)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水,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4分)
(2)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6分)


本题解析:
(1)材料显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植被砍伐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可行性措施从保护环境的方面分析,可从生物、工程、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3.我国大规模人口迁移
A.2010年5月1日零时 
B.2010年9月1日零时
C.2010年10月1日零时 
D.2010年11月1日零时
E.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F.自然资源短缺
G.人才素质高         
H.生态移民较多
I.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G.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将在11月1日零时到来。从11月1日开始,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走进4亿多户住户,查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迁入人口较多的是上海、广东、北京)和工矿城市。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交通运输线路..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