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溪谷的蒸发量、台风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观测出来的,A、B、D错。只能通过等高线图,分析溪谷坡度的大小,通过观察比较堆积物粒径的大小,C对。
【小题2】学生观测的地点是位于溪谷处,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甲、丙两处是溪谷,B对。乙、戊处没有河流,不能观察溪谷,A、C、D错。
【小题3】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最低处海拔约300-350米,最高处海拔约800-850米,高差范围是450-550米,所以最小高差可能是451米,A对。
考点:等高线图的应用,河流分布与河流地貌特征,高差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红海处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是一个板块分离形成的海洋,它处于
A.印度洋和亚欧板块分离处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分离处
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C.①②处是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
D.③④处是稳定岩层构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关于其形成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被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势差异
D.地质差异
小题2: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窑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降水变率小
C.蒸发旺盛
D.地表径流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区域东西部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覆盖率差异不大,不是导致喀斯特地貌东西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题2: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导致地表径流较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敦煌壁画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水的溶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敦煌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多风。所以主要为风化和风力侵蚀。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