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可以判断出该地为河谷,按照沉积岩的形成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中间为最早沉积的砾岩,两翼为后沉积的砂岩和页岩,所以该地为背斜,所以A正确。
【小题2】图中河谷的形成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 ,所以C正确。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断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及背斜成谷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正确的是
A.A—风蚀蘑菇—风力沉积
B.F—沙丘—风力侵蚀
C.C—花岗岩—岩浆侵入
D.B—沉积岩—外力侵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图中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沉积岩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现象,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 ~2 题。
1.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3分)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3分)乙处地貌类型为?,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3分)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水,丙地为?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地。
参考答案:
(1)(3分)向斜(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2分)
(2)(3分)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山区河流流出出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2分)
(3)(3分)潜(1分)?承压(1分)?丙(1分)
本题解析: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一是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新老新)是背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老新老)是向斜。图中甲是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乙处位于山麓地带,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地貌是冲积扇。
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受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较大,流量不稳定,容易受污染,水质较差;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