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 A.a图 B.b图 C.c图 D.d 图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和?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说明地势比较?,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参考答案:
(1)山地(2分)?高原(2分)?
(2)北部(2分)?稀疏(2分)?平坦(2分)?
(3)A(2分)?海拔较低?地势平缓(4分)
(4)①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②航空运输发达;③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5)①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②品牌知名度高,航空运输业发达,利于开拓国际市场;③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技术及高素质劳动力得到保障;④旅游业、金融业发达,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资金支持;(⑤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每点2分,任意答三点,共计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较大和分布特点,可知瑞士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等高线稀疏的北部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应该是较安全的,也就是说地势起伏较少,坡度较少、地势较低滑雪场,对照图中四个滑雪场可知A最符合条件。
(4)依据材料二,可知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航空运输发达;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些都是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
(5)根据题干提示“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瑞士的短处就是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长处是航空运输业发达、旅游业、金融业发达、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技术和资金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20分)
材料一: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的数量分布图
材料二:墨西哥简图和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 |||||||||||||||||||||||||
?(1)世界碳排放量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前三位国家或地区是?、?和欧盟。(2分)参考答案:(20分)
(1)美国?日本
(2)亚寒带针叶林带?北
(3)月均温(比坎昆)低;年降水量(比坎昆)少。(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地形(地势、海拔);海陆位置(离海远近)
(4)石油资源丰富;海运便利;靠近美国(北美)的消费市场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数值可以看出世界碳排放量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前三位国家或地区是美国、日本和欧盟。
第(2)题,图中甲地纬度较高,其气候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亚寒带针叶林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纬度较高位置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因此该自然带可能向?北扩展。
第(3)题,墨西哥城与坎昆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由于墨西哥地势较高,导致墨西哥月均温(比坎昆)低,由于墨西哥离海较近,导致墨西哥年降水量(比坎昆)少。
第(4)题,本题考查墨西哥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由图可知,墨西哥石油资源丰富;海运便利;靠近美国(北美)的消费市场,因此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化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实施低碳经济应该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植树造林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环境系统吸收CO2的能力,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