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之一是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单选题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问题。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2.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人才、技术、资金匿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E.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F.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G.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H.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I.① ②
G.③ ④
① ③
② ④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
? 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铜矿床之一,探明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从拉萨到成都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一、二、三)级阶梯。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单元: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读图,回答1~4题

1、以图中A、B两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 ]
A、麻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
B、棉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制糖工业、橡胶工业
2、以下有关图中字母C所在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位于非洲
C、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位于它的西侧
D、属于亚洲国家
3、以下有关乙图所示国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平坦广阔
B、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C、水源充足
D、土壤深厚、肥沃
4、乙图中D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工业历史悠久
B、雄厚的农业基础
C、充足的光照
D、丰富的石油资源
5、填空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
(2)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
| A地区
| B地区
|
耕地类型(填水田 为主或旱地为主)
| ?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填高或低)
| ?
| ?
|
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