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题《等值线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4:25:55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4分) (2)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是?,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2分) (3)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6分)
参考答案:(1)A 高气压中心,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B: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4分) (2)冷锋?①?(2分) (3)D? C?冷锋过境前,上海处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冷锋过境后,在冷气团的控制下,天气较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本题解析:(1)图示A气压中心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故判断为高压中心,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图示B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故判断为低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的低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2)直接根据图示的锋面符号判断为冷锋影响。图b中①图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进攻,故判断为冷锋;②图中冷气团被迫后退,故判断为暖锋;③图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辐合,故判断为低压中心;④图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辐散,故判断为高压中心。(3)冬季影响我国南方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冷锋,故气温不断下降,故判断为D曲线,而气压呈上升趋势,故C曲线为气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故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降温、降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从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冷锋 暖锋图示的区别和冷锋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等基础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是2.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河的大致流向 A.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B.河流调节作用 C.谷地、地势低 D.地热资源丰富 E.由西向东 F.由南向北 G.由北向南 H.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综合分析。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M处等温线“凸低为高”,判断气温较周围高,结合当地的地形分布判断为雅鲁藏布江谷地。 2.结合图示的等温线分布判断该地区的地势西高东低,故河流流向为由西向东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据图回答题。
 小题1:该海域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
| 小题2:若A、B、C、D四处的气压值分别是PA、PB、Pc、PD,则(?) A.PA>PB>Pc>PD?B.PD>Pc>PB>PA?C.Pc>PD>PB>PA?D.PB>PA>PD>Pc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对流层的厚度为12千米,可以判断为中纬度地带,根据低压与高压系统的水平气流方向分别为逆时针与顺时针可以判断该地为北半球。 小题2:③处气压中心为高压系统,位于太平洋则为夏威夷高压,最强时为夏季,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以推断四地气压值大小为Pc>PD>PB>PA 。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处是高压中心,D处是低压中心;空中气压相反。(2)根据对流层的厚度可以判断为中纬度地带,C处是高压中心,且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所以是北半球的高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的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火山喷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麦浪滚滚 B.江淮地区阴雨连绵 C.开普敦烈日炎炎 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
小题2: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
③雨热同期?④夏季炎热干燥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火山灰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可知,该火山喷发时,盛行西南风,应受西风带的影响,北半球应是冬季,南半球应是夏季。所以开普敦烈日炎炎,而华北平原麦浪滚滚、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时,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时,应是南半球的冬季。故选C。
小题2:该岛位于地中海内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具有耐旱特征。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图中有处陡崖,请用“A”注出,并判断出该陡崖的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3)说明图示中聚落分布的规律并判断最可能发育城市的聚落。
(4)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参考答案:(1)图示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标注略;? 70≤H<75
(2)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3)分布规律:沿公路呈带状分布;可发育城市的聚落:丁。原因:丁位于两公路交汇处,大量客货流在此集聚中转,利于城市发育;同时丁聚落所在区域地势平坦,靠近水源地等都为其发育成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聚落分布以及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公路、等高线、河流及其聚落的相对位置。第(1)题关键依据陡崖的概念以及在等高线上的反映,明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第(2)题,应注意联系雾形成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注意对比甲、乙两路段条件的共性和差异。第(3)题,应明确聚落分布与公路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4)题,对居民点布局条件的分析,要着眼于既要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又要尽可能避免不利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分析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个方位等高线特征可判断两处的地形特征。丙村东北方向不仅离山较近,而且有陡崖,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南偏西方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而且没有陡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