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等值线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晴热干燥 B.低温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度差约是10度,其距离是10?×111km×cos40?,约为760千米。
小题2:根据经纬度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附近,目前受高压控制,天气干旱少雨。
小题3: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自西向东航行是顺风顺水。南极昆仑站出现极夜现象,夏季东北平原时常受夏季风影响,冬春季节鄱阳湖流域有大批候鸟栖息?。?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属具体地理知识的应用问题。解答时需注意地图上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地球运动及气候类型、洋流分布规律等知识。本题组考查知识点较多对学生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3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 ]
A、图①、图②
B、图④、图③
C、图①、图③
D、图④、图②
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1、D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_。(2分)
(2)A气压形成的原因为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2分)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3分)
(4)D点7月盛行_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等。(7分 )
参考答案:
(1)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
(4)西南?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正确判断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上的气压分布差异。由图示可判断A为亚欧大陆,B为太平洋。
第(1)题,1月份亚欧大陆上由于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形成高压区,为亚洲高压。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为低压,即阿留申低压。
第(2)题,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迅速降温,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成为寒冷中心,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强冷高压,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第(3)题,图中C点位于东亚,形成西北风;D为南亚,此时受东北季风控制。我国在寒冷的冬季风影响下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
第(4)题,D点7月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除了掌握气压中心的分布外,还要掌握南亚季风的成因。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受印度低压的吸引,会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对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影响明显,在这里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南美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断是2.②处自然带与其相应的气候组合正确的是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E.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F.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G.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H.温带草原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看出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南半球为夏季即1月份,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山地的影响,②处等温线向南突出,是向高纬,说明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陆地升温快,排除A、B、C,答案选D。
2.南美洲东南部夏季(1月份左右)靠近南大西洋高压,盛行从该高压吹来的东北风,带来了大西洋湿润水汽,同时有巴西暖流经过,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和气候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