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 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部分突起,往往形成山峰,如泰山、华山、庐山等;断层间相对下沉的部分,常形成构造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汾河谷地。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进入21世纪,我国已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的双重危机,因此必须全民加强节水意识。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2.造成上海成为水质性缺水城市的主要原因是3.为解决上海水资源不足和提供更多的优质水源,本市所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春夏多、南方多
B.春夏少、北方少
C.夏秋多、南方多
D.夏秋少、北方少
E.过度采集和污染地表水源
F.黄浦江径流季节变化明显
G.气候异常水循环不够活跃
H.南水北调导致水资源不足
I.扩建黄浦江上游取水工程
G.建设青草沙水库蓄水工程
提高淀山湖水厂供水能力
合理控制南水北调输水量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布为冬春少,夏秋多。所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冬春少,夏秋多,东南多,西北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水资源短缺可以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受水污染影响,水质变差。造成上海成为水质性缺水城市的主要原因是过度采集和污染地表水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缓解上海水资源短缺采取的措施。上海为季风气候,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1.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E.天气严寒
F.地面辐射强
G.微风
H.大气逆辐射强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纬度越高,霜期越长;纬度越低,霜期越短。正确答案选B。
2.霜冻发生的条件是天气严寒、地面辐射强、微风、大气逆辐射弱。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主要考查了霜期差异的形成原因及霜冻发生的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霜期差异的形成原因及霜冻发生的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
? 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③处的地形属断块山地。例如我国的_____________、庐山等。
(4)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它常形成狭长的____________地带,如我国狭西的____________
? 平原、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等。
参考答案:(1)②;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谷地
(2)略
(3)华山或泰山
(4)地堑;凹陷;渭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按照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