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商贸联系的基础是
A.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C.技术人员在区际间的流动
D.生产成品的区际流动
2、单选题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读图完成1-2题:

1.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
2.有关对此高速铁路的当前评价正确的是
[? ]
A.能缓解沪杭线货运压力
B.能大幅度扩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加强区际联系
C.利于加快沪宁地区进一步发展重工业,实现重工业的带动作用
D.高铁客运价格较高的用意是限制出行人数,缓解中国铁路网包括京沪线营运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3、单选题 2010年12月28日,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辽宁沈阳文官屯特大桥工地铺下,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提前全线铺通。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最北端的、在高寒地区进行的高铁建设,也是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铁,是用于客运的专线。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线路全长904千米,概算总额为980亿元,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千米建设。阅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经地形区均在东北平原上
B、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C、沿线资源丰富,城市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高于华北地区
2、建设哈大高铁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是①与既有的哈大铁路实行“客货分线”运营,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紧张状况②拉大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内各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新疆地区起到决定作用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综合题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16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农业。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_______农业,它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4分)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不定项选择,全对得2分)
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B.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C.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D.丰富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