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乙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 A
小题3: 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甲位于东北地区作物生长期较短,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强,所以海洋性较强,东北地区的降水和温度都比长三角地区少和低。故D项正确。
小题2: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A正确;长三角地区由于河网稠密,故耕地较分散,B错误;该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C错误;该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以水田为主,D错误。
小题3:丁省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丙省为山东省,两者相比,丁省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差异,本题还可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
小题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小题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
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
D.占用耕地问题
小题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小题4:这段纬线的东端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
B.台、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个省区的地形特征可知正确的是B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的地势分布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以下列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分析图3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图3丙和图2丁两处地貌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8分)
(2)说明图3在该季节主要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成因。(4分)
(3) 甲乙两处分别是所在国家重要的工业区,试比较其区位优势的异同。(8分)
参考答案:(1)等温线呈南北延伸,均匀平行分布,说明气温受地形起伏影响较小,(2分)表明本地区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2分)(每点1分)
(2) 大风、低温、霜冻、寒潮等。(2分)位于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靠近寒冷的北冰洋地区。(2分)
(3) 相同点:两地均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铁路、公路网稠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
不同点:甲地水源丰富,河运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乙地铁矿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