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
A、a、b
B、a、c
C、b、c
D、b、d
2、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2.图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3.这种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E.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F.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G.南北纬20-30度之间的大陆西部和中部
H.南北纬0-10度之间的地区
I.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G.西南季风与亚洲高压交替控制
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反映该气候类型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2.结合上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正确;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20-30度之间的大陆西部和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0-10度之间的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3.地中海气候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形成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和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气温、降水量等基本信息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步骤,结 合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气候特征的基本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北美洲2014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并说明理由。(5分)
(2)比较丙、丁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3分)
(3)分析甲乙附近形成的锋面性质,并说明该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甲地的天气状况。(5分)
参考答案:
(1)冬季(1分)。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2分);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2分)。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1分)。原因: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而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2分)。所以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
(3)冷锋(1分)。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2分);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征,丙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
(3)图示为低压中心,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辐合,所以图示为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非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4分)
(2)简述①地与②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3)纳米比亚沿海小镇③地一年雾天平均高达125天左右,分析其多雾天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R1较R2: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4分)
(2)①地较②地年降水量多;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3分)
(3)③地距海近,水汽充足;③地沿海寒流流经,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非洲地图,R1是刚果河,R2是赞比西河;由图示降水量可以看出:R1河降水多,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的含沙量小;R2河流经在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总量小,河流径流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低,河流含沙量较大。
(2)①地与②地在维多利亚湖的东西两侧,①地在湖的西侧,受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湖面影响,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多;①地西侧是山地,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②地在湖的东侧,②地东侧是山地是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背风带,降水少。
(3)③地距海近,水汽充足;③地沿海本格拉寒流流经,水面气温低,受下沉气流影响,空气温度高,水汽易凝结成雾。
考点:主要考查非洲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中A是 气团(冷、暖),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暖气团,自西向东
(2)C 、E
(3)前
(4)气温升高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
本题解析:
(1)暖气团温度较高,密度较小,所以锋面之上为暖气团,根据图中冷气团后退,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暖锋,暖气团势力较强,暖空气推动冷空气自西向东移动。
(2)C地处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E地处于冷气团控制,气温低,空气密度大,气压高。
(3)暖锋降水在锋前,暖气团主动爬升到冷空气的上方冷却降水,冷空气一侧是处于暖锋锋前的位置。
(4)该锋面过境后,单一的暖气团取代原本的冷气团控制该地区,气温升高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考点:锋面系统及其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