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加剧了干燥状况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增加了湿、热程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其西部洋流所在的大洋为印度洋。
【小题2】图中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其影响为降温减湿,故A对。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不同水源补给的大小和时间的差异分析,图示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①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而③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该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形成双汛,故判断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河流水体的主要补给类型并结合不同补给水源的补给量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即可。注意比较不同补给类型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流量曲线图可能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选D正确。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外流河的上游流域内发生了某种地理事件,导致该河下游流量过程发生变化。读图8,完成25~26题。
小题1:该河流在其上游流域内发生的地理事件不可能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示反映该事件发生后,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加大,且洪峰提前,故判断为植被破坏,导致上游汇水加快,故C错误。
小题2:直接从图示反映事件发生后,河流流量甲大,且洪峰提前,故判断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涝灾害多发,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信息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题。 
小题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小题2: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
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
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淮河属于外流河,淮河水最终注入东海,故其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小题2:由于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的变化大,而通过修建水库,水库具有调节河流流量的功能,以达到旱涝兼治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和基本环节,并结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生产活动与地域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