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6 14:45:3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一季节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小题2:关于图中市区400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水量数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400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 B.在400mm以上,原因是热岛效应 C.在400mm以下,原因是雾岛效应 D.在400mm以下,原因是晴岛效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河流的补给,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 相一致 B.地下水能够补给河流,但河流不能补给地下水 C.塔里木河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 D.修建水库可以人工拦蓄洪水,增加江河经流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只有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的变化才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地下水与河流水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看水位的高低); 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即洪水期蓄洪,枯水期增加河流径流量。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图中表示洋流的短线中绘出箭头以正确表示洋流的流向。(2分)[来源:91考试网ZXXK] (2)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的作用。(2分) (3)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2分) (4)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5)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略 (顺时针,一处绘错即不得分)(2分) (2)暖 (1分) 增温增湿(1分) (3)纽芬兰渔场(1分) 寒暖流 (1分) (4)热带沙漠气候 (1分)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干旱程度加剧。(2分) (5)航线B受洋流和东北信风的影响,航行顺风顺水(3分)
本题解析: (1)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圈为顺时针流动。 (2)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据渔场的位置北大西洋西岸,可以判断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所形成的。 (4)从图中得出乙位于非洲西海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应从大气环流、洋流角度考虑。 (5)A 逆北大西洋暖流,而B航线一路顺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同时顺北半球的低纬度信风,所以顺风顺水,虽然线路长但用时短。 考点:考查世界大洋环流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以及表等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东西两侧,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此时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河位于非洲南端,则此时最有可能是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季。 (3)图中该地区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表中可反映出的水荒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坡度小(较缓),植被覆盖好 (2)地下水补给河流 冬 (3)过度开采地下水 节约用水、雨季回灌 (4)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差异大
本题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陆地水体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及水循环、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第(1)题,观察并比较两侧的地表状况差异,植被覆盖良好有利于涵蓄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第(2)题,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有互补关系。第(3)题,观察城镇地区地下水水位状况,分析原因与措施。第(4)题,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5分) (2)分析R河自M至N的水文特征。(5分)
参考答案: (1)冲积扇(1分)。 山地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1分),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1分),部分挟带的碎屑物堆积下来(1分),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1分) (2)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流速度慢,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任答5点即可,每点1分,共5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区在河流出山口处,山地河流流出山口时,因坡度骤降,流速降低,水流的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山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2)R河为黄河,自M至N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流量小,冬季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