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A.a地的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复种指数高,瓜果甜度高 B.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云量多,反射强 C.c地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D.c、b、a三地分别位于我国一、二、三阶梯上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沿30°N自青藏高原向东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总体说来,7月平均气温较高,地势渐低。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最高,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 D?
小题3:. D?
小题4:. C ?
小题5:. 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像和气候信息,将图示区域定位为甘肃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
小题2: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属于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小题3:由于上游地区用水量大,导致河流尾闾地区水量减小,农业区萎缩;
小题4:同时上游森林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破坏了泉水的补给水源,导致泉水消失。
小题5: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只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小题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4分)
小题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小题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10分)
小题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灌溉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退化)。(4分)
小题2: 内蒙古。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自然原因: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
小题3:①兰州以下流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2分)②少支流汇入。(2分)③沿途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水灌溉,耗水量大。(3分)④沿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3分)
小题4:全流域统一规划,节约用水,防治污染。(4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地区是河套平原,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灌溉水源。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由于离西北荒漠和沙漠近,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土地荒漠化现象;
小题2: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小题3: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结合图中B、C两地在黄河的位置的气候特征,以及两地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位置来分析;
小题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反应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的重要性,注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是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森林植被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甲市可能位于我国的?。(1分)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甲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左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2分)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4)如果该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则可能造成?(生态破坏问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3分)
(5)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3分)
(6)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 、____等工厂。(2分)
参考答案:
(1)A(1分)
(2)山地(1分),先由西北向东南流,再向南(或西南)流。(1分,流向描述无变化不得分)。
(3)流量丰富;汛期在夏、秋;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3分,任答三点即可)
(4)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任答1点) 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2分,每个方面1分)
(5)钢铁工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酸性气体);盆地(或河谷)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气候湿润,多雨多雾。(3分,每点1分)
(6)硫酸厂,水泥厂,建材厂,砖瓦厂等(2分,任答两厂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A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现在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材料二:黄河下游河段近几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常常出现断流现象,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出现断流现象。
(1)近几年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水现象严重
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C.中上游地区大量植树种草,大量降水被渗透成为地下水
D.下游没有大的河流汇入
(2)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方面:?。
人为方面:?。
(3)A区域的地形区名称是?,其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是?
?,人地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参考答案:(1)A(1分)
(2)自然: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分)?人为:乱砍滥伐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2分)
(3)黄土高原(1分)?十分脆弱(2分) 人地矛盾尖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