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问题等等都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下列所给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 12°34′E),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 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下图左)。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下图右)。

(1)请指出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4分)?
(2)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4分)
(2)不利: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6分)
本题解析:
(1)山地积雪是因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有一定的大气降水补给,降雪量大于融冰量和蒸发量。夏季气温较高有融雪时,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仍然低于0℃,从而形成常年积雪。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较高,即使是当地夏季高温时,山顶气温仍会低于0℃,应有常年积雪。而右图中积雪消失,说明降雪量小于融冰量与蒸发量之和。所以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
(2)本题从能源消费结构着手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大量使用”,说明对其他能源的使用就会相对减少。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乙醇汽油是由粮食或其他经过复杂工艺转化来的,若要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就要大量消耗粮食,而在人口快速增长的今天,粮食问题依然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会导致全球粮食不足,有些地区无法保证温饱,粮食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时如果再进行大规模开发进行粮食生产,则会导致大量的植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从而引发一些区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B.构建和谐社会
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关键抓住“节约型经济体系”,是一种环保的做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国家
| 填埋(%)
| 堆肥(%)
| 焚烧(%)
| 回收(%)
|
美国
| 63
| 8
| 10
| 19
|
德国
| 46
| 2
| 36
| 16
|
中国
| 70
| 20
| 5
| 5
|
材料二:垃圾处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3分)
(2)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4分)
(3)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以填埋为主。(1分)
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1分)
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1分)
(2)有利: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1分)
不利:填埋场占地面积大;(1分)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1分)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存在火灾及爆炸的隐患。(1分)
(3)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任答出3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相同的是都以填埋为主,不同的是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2)此题是评价类试题,评价时要注意有利与不利的方面。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有利的是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不利的是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存在火灾及爆炸的隐患。
(3)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可以发展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注意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__________,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_______,只在_______高原上常常能见到,故此图的_______与_________是不一致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__________,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干湿区。
参考答案:(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2)窑洞蒙古包内蒙古自然景观民居
(3)东部季风区中部和西部地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传统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联系。题干中已明确告诉是某高原的景观图,结合图中高原景观的特点——沟壑纵横,可判断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形式是窑洞,而该图却画了适合于游牧的蒙古包。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节能灯节能而不环保。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节能灯里面含有汞蒸气和六价铬,还有铅、镉等重金属。一旦破碎,1支含汞量为5毫克的节能灯就能污染多达50吨的地表水。如果填埋处理,从填埋场释放出来的一部分汞,还会以甲基汞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进入呼吸道和食物链,最终侵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尤是
中枢神经系统。

(1)节能灯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4分)
(2)节能灯具潜在的汞污染隐患也自然引起了社会和节能灯具消费群体的强烈关注。作为消费者,你可以为此做些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答对2种2分,答对3种4分,4分)
(2)使节能灯使用寿命延长,少频繁地开和关;自觉投入到节能灯的规范回收处理行动中;破碎的节能灯,千万不要用裸露手接触;可以做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节能灯对环境的危害等。(答对1点得2分,答对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仔细阅读材料,节能灯里面含有汞蒸气、重金属、甲基汞蒸气等,当知节能灯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从生产、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考虑。同时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