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 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2.下列日期,该地天气晴朗的是
A.积雪越深,无雪地温越低
B.积雪与地温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C.天气晴朗,无雪地温偏高
D.无雪地温比雪盖地温变化幅度大
E.1月17日
F.1月28日
G.1月31日
H.2月9日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图中积雪深度最深处,无雪地温并不是最低温度,A选项错误;积雪与地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积雪深度与无雪地温成反相关,与雪盖地温成正相关,B选项错误;天气晴朗,积雪融化,积雪深度降低,积雪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无雪地温偏低,C选项错误;图示无雪地温比雪盖地温变化幅度大,D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天气晴朗,积雪融化,积雪深度降低,图中1月17日、1月28日和2月9日积雪深度有加深趋势,为降雪天气,1月31日,积雪深度降低,积雪融化,为晴朗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
A.球状
B.不规则的多边形
C.带状
D.环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村落受河流影响较小,多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中曲线代表等压面,分析回答问题。
1.关于图①中的判断正确的是2.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3.如果图②位于南亚,则C的盛行风向为
A.a处气流上升
B.a处为晴朗天气
C.甲处高气压
D.乙处低气压
E.白天
F.夜间
G.夏季www.91exam.org
H.秋季
I.东南风
G.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及气压分布为:a处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甲处为低压,乙处为高压。
2.本小题考查海陆风的形成。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故选B。
3.如果图②位于南亚结合图示可知此时为南亚冬季风,风向为东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运用及典型的热力环流形式。
点评:本试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居中。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进而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如A、E、F为高压,B、C、D为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低(如A地),气压低处气温高(如B、C地)。
(2)结合气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不同地点的气压高低。
(3)确定空气流向,要注意高空与近地面风向与受力的差异。
(4)气压高、低是针对相同海拔高度不同位置相对而言的,因此在热力环流系统中“高气压”数值不一定大于“低气压”,气流并不总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m为等温线,n为等压线,此时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2.p地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A.该地区为位于北半球
B.m数值小于2
C.阴影部分为海洋
D.n数值大于1000
E.潘帕斯草原
F.长江三角洲
G.西欧平原
H.恒河三角洲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图示风向斜穿等压线,从四周向中心流,判断中心为低压,且风向向右偏,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且北印度洋洋流呈自东向西流,说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图示等温线在阴影部分“凸高为低”,故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故图示p地区位于大陆东岸,冬季气温在2°C附近,故判断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获得太阳辐射少
D.获得地面辐射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热力作用。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高处不胜寒”说明了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高空离地面远,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