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
[?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气温降水玫瑰图,回答:

关于甲、乙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乙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C.甲种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乙种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甲、乙两种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分布。根据图示判断甲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2011年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沿L线为冷锋),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2.关于L处冷锋成因的叙述,最可能的是3.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郑州的气压高于北京
B.武汉的气压低于上海
C.华北平原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渤海海域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
E.L线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
F.L线南侧暖气团移动较快
G.L线西侧大陆气团移动较慢
H.L线东侧海洋气团移动较快
I.郑州即将出现阴雨
G.南昌即将转晴
上海正出现雨雪
武汉即将出现降温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L为冷锋线,则L线以北为冷空气控制,以南为暖空气空气,冷空气阴冷,密度大,气压高,暖空气暖热,密度小,气压低。A项中郑州、北京都位于L线以北,为冷空气所控制,无法判定气压的大小;B项中武汉、上海都在L线以南,都为暖空气所控制,也无法判定气压大小;C项华北平原位于L线以北,为冷空气控制,气压高,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L线以南,为暖空气控制,气压低,符合题意,正确;渤海海域为冷空气控制,气压高,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暖空气控制,气压低,因此D项排除。
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进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推进为暖暖锋。题中“L线为冷锋”表示,L线北侧的冷气团移动速度快,主动向L线南侧的暖气团推进,因此A项正确。
3.郑州是冷锋过境之后,为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A项排除;根据冷锋行进方向,不久后南昌将有冷锋过境,届时将出现云雨天气,B项排除;上海目前为属于过境前,暖空气所控制,天气晴朗,C项排除;武汉离锋线较近,冷锋即将过境,届时将出现降温、大风、阴雨等,D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E.①②④
F.②③⑤
G.①③⑤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及世界水荒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常规知识的考查,造成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如针对我国而言:
1、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
2、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
3、我国人口众多,发展速度又很快,对水资源需求量大;
4、水污染、水浪费的现象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1.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2.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3.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E.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F.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G.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H.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I.大气逆辐射
G.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高;气候变暖,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气候变暖,一些原来因为温度低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小麦,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高纬度迁移。气候变暖,原来因为热量条件不足不能生长橡胶、甘蔗的地区也能种植橡胶、甘蔗,橡胶、甘蔗能够生长的纬度升高,栽培的北界就向高纬度迁移。
2.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大陆上冬季的温度将会升高,冬季高压的势力将会减弱;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的广阔洋面上,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低纬海区的温度升高,形成台风的可能性增加,台风的强度也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的蒸发量加大,干旱的面积也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因为海水入侵,地下水位升高,含盐量增加,盐分容易运动到土壤表层,土壤盐碱化加重。
3.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主要就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能把地面长波辐射绝大部分吸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空气中温室气体减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就会减少。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