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草原发展畜牧业,载畜量越多越好
B.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严禁砍伐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2.自然带Q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E.地形因素
F.洋流因素
G.太阳辐射
H.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显示是亚欧大陆的东岸自然带及其递变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与水份共同作用形成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A
2.自然带Q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它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主要是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故选B
考点: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E.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F.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G.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H.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天山甲坡云杉林带缺失主要是由于降水稀少造成的,A错误;乙坡自然带海拔低主要是由于降水多的结果,B错误;喜马拉雅山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是因为地势高,降雪少的原因;丁坡自然带数目多因为不但纬度低,而且高差大,因而D正确。
2.天山山脉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