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1)湟水谷地?地势高,太阳辐射强,有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故高产(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湟水谷地,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为光照强和昼夜温差大。(2)C河段位于温度,冬季有冰期,且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容易发生凌汛现象。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的河流可能发生凌汛。(3)F平原为渭河平原,其成因主要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综合作用角度分析。(4)从三门峡的管理者角度来看,水库之所以没有对河流的洪涝灾害起到调节作用,主要在于泥沙淤积严重,而黄河下游的泥沙就来自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而从陕西人来看,由于水库建设使泥沙大量在库区及库区以上河段淤积,抬高了河床,使汛期水位上升,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主要的地质灾害为滑坡、泥石流等,故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植被良好,则利于坡面的保护,故与滑坡、泥石流多发无关。
小题2:B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是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城市与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