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密支那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控制区,其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位于高黎贡等山脉以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海拔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故A正确。
【小题2】读保山气候图可知Q点附近地区热量充足,水分不足,植被带为干暖灌丛,由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随海拔升高,热量水分发生变化,自然逐渐由常绿阔叶林变为针阔混交林至针叶林,故C正确。
考点: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甲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与此成因类似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2)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看,有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气候(甲或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甲地气温最冷月高于0℃,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还有热带草原气候。
(2)乙地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在北半球5000米的等高面上,图中等值线是该等高面与对应近地面的垂直气压差值线(只考虑温度因素),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F点空气运动方向是 ( )
A.西北风
B.北风
C.东南风
D.南风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应近地面此刻是阴雨天气
B.乙对应近地面可能是冬季海洋
C.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
D.甲的温度比乙要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乙地与地面气压差大,甲地与地面气压差小;即乙地对应地面应为高压,F点在高压西侧,吹东南风。选C正确。
【小题2】乙地对应地面应为高压,是晴天,可能是夏季的海洋,A、B错;甲地与地面气压差小,甲对应的地面应为低气压,空气上升运动,C错;甲是地面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正确。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及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1—2题。
1、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我国北方秋季晴朗天气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人们把地面辐射叫做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也就是说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由此可见,低层大气增温的原因并不是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也不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而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结果。所以,本题只有C项是正确的。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排序。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