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A.春 B.夏 C.秋 D.冬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C为水汽输送,E为地表径流,ACDEHG实现了海陆间水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地表淡水资源的数量
C.年降水总量的多少
D.地表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概念。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所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 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 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 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 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三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 平方公里(39,000 平方公里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1)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10月(或6-9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1-次年4月(或10-次年5月),由西北流向东南。? 成因:5-10月为雨季,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 11-次年4月为旱季,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湄公河水位。?
(2)水循环可以通过径流等环节完成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并塑造地表形态;湄公河属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流经北部高原和山区时,不断释放能量,将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堆积形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以搬运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迁移,以侵蚀和堆积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加剧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现在: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该是减弱了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而不是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