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A.a处侵蚀物的堆积 B.b处侵蚀物的堆积 C.c处侵蚀物的堆积 D.本区域在地壳运动下沉过程中接受的新的沉积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例ab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应该为背斜,c处为向斜,d不能判断,背斜为储油构造,因此排除cd,而ab处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原则,两处为同一山谷,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a处海拔高于b处,背斜构造可能保存更完好。因此选择A项。
【小题2】从图中等高线“凸低为高”可判断,K处为山脊,因此ABC选项排除,选D。
考点:等高线判读、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2)在地貌上,A处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地貌上,B处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寻找油气资源,应选择________处钻井;如果修建水库,应避开________构造,以防产生地震、渗漏等不良后果。
参考答案:
(1)背斜,向斜;断层
(2)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3)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A,断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小题1:按照“地势平坦、取水便利、无水患洪灾之地”营造聚落的原则,在Q地进行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离河流较近,取水便利,地势较高,故选B。?
小题2:根据等高线的骤变可判断此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河流的部分挟带物发生沉积,形成由出山口顶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即冲积扇,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准确判读。另外本题也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当地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图
材料二?卢萨卡﹝赞比亚﹞气候资料
| 日期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21.5 | 21.5 | 21.1 | 19.9 | 17.4 | 15.2 | 14.9 | 17.3 | 21.3 | 23.5 | 23.4 | 21.7 |
| 降雨量(mm) | 245.4 | 185.9 | 95.0 | 34.7 | 3.1 | 0.0 | 0.1 | 0.4 | 1.7 | 18.4 | 89.3 | 208.1 |
参考答案:
(1)(沼泽湿地、瀑布、湖泊、东非大裂谷、热带草原景观、野生动物(一点2分,共6分))
(2)(特征:冬暖夏凉(或四季如春),温差小(2分),夏半年(11月----次年3月)降水多,冬半年(4、5月---10月)降水少(2分),季节变化大(2分)原因:地处低纬,位于高原之上,冬暖夏凉(2分),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2分),冬半年受陆上信风影响,降水少(2分)
(3)河流特征: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2分)
成因;上游西南部雨量小而变率大(2分),雨季成河,旱季断流成季节河
;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蓄积在低洼处(2分),形成沼泽
本题解析:
(1)从图形中可以直接读出该地的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为沼泽湿地、瀑布、湖泊、东非大裂谷、热带草原景观、野生动物等。
(2)从卢莎卡一月和七月气候资料可知卢莎卡气候特征:冬暖夏凉,温差小。夏半年(11月----次年3月)降水多,冬半年(4、5月---10月)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原因:地处低纬,位于高原之上,冬暖夏凉。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受陆上信风影响,降水少。
(3)由图例可知,赞比西河西南部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其主要原因是西南部降雨量小而变率大,雨季水量大成河,旱季水量小甚至是断流形成季节河。
该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蓄积在低洼处,而形成沼泽广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③板块周围主要为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简要说明这类边界对该板块的影响。(3分)
(2)简述安第斯山脉的形成。(2分)
(3)红海位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填图中数字),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5分)
(4)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中,位于大西洋东部海区的是__________渔场,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1)消亡(1分)使该板块的面积逐渐缩小;边界地区地壳不稳定。(2分)
(2)由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而成。(2分)
(3)② ⑤,(2分) 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张裂,断裂下陷而成,(2分)
今后面积将会由于继续张裂而扩张。(1分)
(4)北海(1分)
处于温带大陆架地区,并有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2分)
本题解析:(1)板块挤压 的边界是消亡型边界。挤压运动,板块面积减小,边界处,地壳不稳定。(2)安第斯山脉由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而成。(3)红海是板块的张裂运动形成。(4)渔场的成因是寒暖流交汇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