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我国某区域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木材工业一蘑菇养殖业一采石业。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见证了当地
[? ]
A.人口增长过快
B.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C.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D.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2、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
[? ]
A.禁止砍伐树木
B.产业走向多元化
C.大力发展建材业
D.保护和培育森林
参考答案:1、BD
2、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比较图”,完成问题。
1.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2.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E.提高机械化程度
F.充分利用水资源
G.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H.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少,为混合农业。
2.丙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较少,为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小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连接主城区与江北的南京地铁3号线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6月建成通车。整个线路中,高架线2.4千米,地下线42.4千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地铁站点选址,下列考虑的因素主要有2.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的主要作用有
A.常年盛行风向
B.人口分布
C.居民收入
D.公交线路
E.提高了南京市的城市等级
F.提高主城与江北地区货运量
G.改善南京江北地区的出行条件
H.加快南京江北地区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1. BD
2. 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交通那个运输站点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南京地铁站的选择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地铁站应选择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区,与公交线路能够组成交通运输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地铁站对大气污染小,所以不需要考虑常年盛行风向;居民收入不是影响地铁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2.根据南京地铁3号线连接主城区与江北,所以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南京江北地区的出行条件;加快南京江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为客运,主要目的不是提高主城与江北地区货运量;南京城市等级与市内轨道交通关系小。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世界和我国的工业区。读图判断第下列各题。
1.有关三个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与乙工业区相比,丙工业区
A.甲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工业区
B.乙工业区是我国最著名的新兴工业区
C.丙地发展工业最优区位因素是科学技术
D.甲为上述三大工业区中目前经济增长最快的工业区
E.铁矿资源更丰富,但煤炭短缺
F.兴起时间更早,但工业部门结构相似
G.交通便利,但市场狭小
H.科技力量雄厚,但资本集中程度低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为美国的硅谷,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区;乙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传统工业区;丙为德国的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资源丰富。硅谷为上述三大工业区中目前经济增长最快的工业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是铁矿资源缺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鲁尔区兴起时间早,但工业部门结构与辽中南相似。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2.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E.水稻、甘蔗
F.花卉、蔬菜
G.花卉、甘蔗
H.蔬菜、甘蔗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该地的种植作物—稻米和甘蔗(为热带作物),判断该地可能是珠三角。
2.根据表格信息计算:经济效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产;计算所得经济效益最高的两种作物是花卉和蔬菜。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考查知识面广。主要考查我国农作物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区位因素,解答时学生需结合图表抓住解题关键点如稻米和甘蔗等热带作物。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