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海底地形。
小题1: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沿海大陆架地区;大陆架是指沿海水域,水深在200M以内的浅海区域。
小题2:结合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为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爪哇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④为古巴岛,受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故选A项。
小题3:②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故自然景观与赤道附近区域相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相似点是
A.地形均以平原为主
B.均为海洋性气候
C.均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河流均有结冰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错误;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季风气候影响,B错误;由于日本北半球为温带季风气候,英国主要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都发育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故C正确;英国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温和多雨,河流无冰期,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2分)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理由是?。(4分)
(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10分)
(3)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0分)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 (2分) (大多数)河流自东。
(东南)向西(西北)流(2分)
(2)甲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于乙国(2分)。
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2分);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2分)
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
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2分);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
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2分)
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3)M河(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1分)为主;
N河(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1分)。
M河河流水量小(2分);
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或答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2分)。?
(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2分);
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2分)。
(4)棉花(2分)
①光照丰富(光热充足)(2分);
②灌溉便利(灌溉水源充足)(2分);
③地形平坦;
④昼夜温差大;
⑤土壤肥沃;
⑥棉花收获期降水少(③~⑥点任答一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乙图为法国,,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东部,注入西部、西北部。所以地势东高西低。
(2)首先通过经纬线的信息,可以判断甲国位于中亚。甲国远离海洋,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冬季气温低于乙,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
(3)M河为锡尔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雨水相对少,冬夏温差大,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小,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N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该地种植棉花有利的自然条件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有机质的储存,且收获季节降水少。②地形平坦。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两大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图兰平原中的沙漠注入咸海。④土质疏松肥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世界甲、乙两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要分析A、B两河水文特征的突出差异及其原因。(5分)
(2)请说出甲、乙两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6分)
(3)甲、乙两区域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请分析城市这样分布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差异:A河比B河水位季节变化大(1分)。?原因:A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分),降水季节变化大(或有明显的干湿季)(1分);B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1分),全年降水较均匀(1分)。
(2)甲区域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1分);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丰富(1分);水稻种植经验丰富(1分)。乙区域主要是乳畜业(1分);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化水平高(1分),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1分)。
(3)特点:沿河分布(1分)?好处:沿河地区地形平坦,能够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1分);河流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1分);能够利用河流发展航运,提供方便的交通(1分)。
本题解析:
(1)A河位于东南亚;B河位于欧洲西部。水文特征:A河比B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原因:A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或有明显的干湿季);B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均匀。
(2)甲为季风水田农业,乙为乳畜业。甲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劳动力丰富,水稻种植经验丰富;乙地发展乳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3)由图可知,甲、乙两区域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城市这样分布的好处:沿河地区地形平坦,能够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河流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能够利用河流发展航运,提供方便的交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世界甲、乙两区域简图为材料,对比分析了东南亚和欧洲西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和城市沿河分布的好处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大洋中某岛位置图,判断下题。
该岛甲、乙两地的降水差异状况及成因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西南信风的迎风坡
D.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地关系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