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景观,其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巨蟒出山是巨型花岗岩石柱,花岗岩属岩浆岩。根据右图中地质循环分析,乙为岩浆,甲为岩浆岩,丙、丁是变质岩或沉积岩。故选A。
【小题2】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体,后来地壳抬升在外力作用下上覆岩层被侵蚀,花岗岩体出露,再在外力作用下,经风化、侵蚀而成巨蟒出山景观。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固结成岩等。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而风化、侵蚀、沉积、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图示岩浆侵入石灰岩,所以花岗岩形成的时间迟于石灰岩,A选项错误;乙处为背斜山,B选项错误;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甲位于向斜的槽部,C选项正确;该处海拔总体低于500,起伏较小,所以为丘陵地形,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断层处岩层破碎,两侧岩层错开,②③正确;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存在陡崖和低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