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关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说法是错误的 (?)
A.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东移
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C.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D.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 大规模西移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 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
参考答案:(1)中部?;东北
(2)西部?;中部;东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古至今,人口移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经济地带
|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 流入(出)资金/亿元
|
东部经济地带
| +4128
| -4305.87
|
中部经济地带
| -2804
| +2924.82
|
西部经济地带
| -1324
| +1381.05
|
材料二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省区
|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 流入(出)资金/亿元
| ①
| -870
| +907.49
| ②
| +1560
| -1627.22
| ?
?
|
?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2分)
(2)结合材料二,导致人口在①、②省区之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2分)
(3)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①省区产生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由中、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2分)
(2)①省经济较落后(2分)
(3)有利影响:①环境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②缓解了就业压力③增加了经济收入④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交流(4选3,每点2分,共6分)
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当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2分)
本题解析:
(1)由材料一中净流入(出)人口/万人可以判断,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
(2)①为四川省,②为广东省,社会经济差异是造成流动的主要原因。
(3)我国人口流动对四川省区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
有利影响:①环境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②缓解了就业压力③增加了经济收入④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交流。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当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据统计,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2.5%。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题。

1、2009年,农民工主要流向
[?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沿海地区
2、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 ]
A、降低生活成本
B、加快产业升级
C、改善投资环境
D、提高农民工待遇
参考答案:1、AD
2、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打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参考答案:1、D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