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入上海,对其影响是
A.扩大了上海能源来源,不再以煤炭作为燃料
B.使上海有充足的气源,建成我国最大天然气出口港
C.增加了城市对外的交通运输压力
D.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单选题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状态
3、综合题 读下列各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 简述新加坡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并分析该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2)分析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的有利条件。(3分)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3分)
(4)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结合右图,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5)日本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4、单选题 1985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持续向沿海地区集聚。2006年河北、天津、辽宁、山东、江苏、上海6个省市总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6.8%。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环境质量
B、市场、交通
C、劳动力
D、自然资源
5、单选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读下列“中国政区图”,回答题。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最主要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高温多雨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降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