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2)。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据此回答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2.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E.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F.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G.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H.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海绵起到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会使注入盒中水量减少,故有海绵的盒子水面高度较低。
2.由实验可知,地表径流被地下的海绵吸收,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其功能相当于湿地,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点评:本题为2009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属于实验类命题,学生只要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掌握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 ?
B.资金输出 ?
C.劳动力输出 ?
D.土地输出?
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降低生产成本?③促进城市化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中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