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下图中能说明青藏高原日较差大的原因的是

[? ]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深秋晴朗的夜晚,农民常用熏烟的方法来防止霜冻,主要原因是
[?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如图,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1 、2 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之一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
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读我国某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东起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客、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1)武汉市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一,分析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8分)
(2)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自然原因。(8分)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洞庭湖淤积、萎缩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4)指出图示地区在修建沪渝沿江铁路时要客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受副高脊控制,气流下沉,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高;(2分)水域辽阔,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2分)地势低洼,散热慢,夜晚最低气温偏高;(2分)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显著,炎热加剧。(2分)
(2)洞庭湖靠近长江上游,流速快,携带的泥沙多;(2分)湖盆地势低,利于泥沙进入,有多条水系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2分)鄱阳湖靠近长江下游,水流缓慢,泥沙多在河床上沉积,入湖泥沙少;(2分)湖盆地势高,泥沙不易进入,江水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2分)
(3)湖面缩小,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发;(2分)调节当地气候的能力减弱;(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人地关系恶化,(2分)(任答3点得6分)
(4)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2分)地形复杂多样,工程量大;(2分)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洪涝灾害严重;(2分)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耕地面积广,需架设桥梁多。(2分)(任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7、8月份,武汉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高。武汉位于水乡,水域辽阔,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该地地势低洼,散热慢,导致夜晚最低气温偏高。武汉城市热岛效应显著,炎热加剧。
(2)从位置看,洞庭湖靠近长江上游,流速快,携带的泥沙多。湖盆地势低,利于泥沙进入,有多条水系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鄱阳湖靠近长江下游,水流缓慢,泥沙多在河床上沉积,入湖泥沙少。湖盆地势高,泥沙不易进入,江水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所以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
(3)洞庭湖湖面缩小,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发。湖面面积缩小,调节当地气候的能力减弱。面积减小,生物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人地关系恶化。
(4)修建沪渝沿江铁路,所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沿线地形复杂多样,工程量大。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洪涝灾害严重。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耕地面积广,需架设桥梁多,工程量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大陆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均温≥10°C的日期越长,纬度越低,越短,纬度越高,读图中四地日均温≥10°C的日期的长短可知纬度的高低。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