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6 15:25:51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深秋,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 ) 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增强大气逆辐射,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临时,用浓烟笼罩菜地,目的是这了增加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防止大面积农作物受冻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辐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分别说明20、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 (2)写出21日赣州的风向,并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4分) (3)简述L1发展强烈时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及产生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13分) (1)20日气压较低(或1006~1008)气温较高,天气晴朗。21日气压升高(或1008~1010)、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 (4分) (2)偏北风或西北风均可 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理由是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4分) (3)天气现象:有可能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 产生的影响:有利:丰沛的降水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补充(或使地下水、地表水得到补充),缓解高温和旱情等。不利:毁坏农田、树木,毁坏道路、房屋建筑等设施,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等。(5分)
本题解析: (1)右图中为9月21日天气图,其中出现了冷锋,而赣州在冷锋锋后,在21日时会出现气温降低、阴雨;而在左图中赣州刚好在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故气温较高,天气晴朗;右图中赣州附近等压线比左图中密集,故风力增大。 (2)先画出赣州所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由向右偏转即可判断风向为偏北风。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右图中等压线密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3)L1为低气压,此时在海洋上而且在热带地区,故其强烈发展会形成台风。其带来的天气现象是狂风暴雨;而其带来的影响由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是缓解高温酷暑,缓解旱情,不利的影响是使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毁害及人员造成伤亡。 考点:等压线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属于利用植物指示气候变化的诗句是 ? ①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②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 ?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包括“40°N的地形剖面图”、“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40°N纬线附近的著名湖泊及其水位的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气候图是剖面图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在图的四地中,最符合所示气候特点的点及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温带季风气候
|
【小题2】近年,水位变化图中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及其对应的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退耕还湖
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合理利用水资
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大规模调水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得知:该剖面图表示的为东亚,东亚的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图显示的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从图中判定:1月份的气温在0℃左右,年降水量多但季节的分配不均匀(夏季多于冬季),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符合该气候特点的只能是日本西部地区(图中的④),结合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湖泊为中亚地区的咸海,②线逐渐靠近①线,说明湖泊面积逐渐减小。由于入湖泊的河流淡水被大量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使得湖泊逐渐萎缩。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和特点,咸海面积缩小原因和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夏季平均气温大约8℃,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