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小题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7是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第13~15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a、b环节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得以补充
②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③若该地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则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
④e环节多年平均水量为d环节和f环节的水量的差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e环节在海岸沙滩地区主要为侵蚀作用
B.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i、h、m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小题3】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 )
A.汛期时e环节输水量减少
B.f环节蒸腾加强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D.甲处泥沙淤积增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b为海洋降水,对陆地淡水资源的补充影响不大;我国西北部的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①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岩。②③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e为径流,在海岸沙滩表现为沉积作用;j环节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汛期时e环节输水量增多;f环节蒸腾减弱;甲处泥沙淤积增多。与i岩块的上升速度无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②城市西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冷海水上泛所致
B.位于密度流海区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小题2】图中的四个城市,其气候特点与下图相符的是(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②位于非洲西海岸,本格拉寒流经过,盛行上升补偿流,底层冷海水上泛所致——与秘鲁寒流经过形成秘鲁渔场的原因相同。所以选A.冷海水上泛所致。
【小题2】下图1月气温比7月高,说明是在南半球;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所以选②城市。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特点
点评:【小题1】受离岸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小题2】根据气温降水特征来判断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 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A海区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暖流影响,北部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南北温差大,等温线稠密;而B海域北部纬度高,水温低,但暖流的增温作用使该海区水温升高,因此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
【小题2】甲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
小题1: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小题2: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