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等值线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地势高低 B.海陆分布 C.纬度差异 D.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和我国的区域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温分布特点。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为北半球冬季,而此刻陆地形成低压,说明此地位于南半球,b>a;尼罗河汛期位于北半球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在收购后的麦田里放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该地位于南半球,纬度位置位于40°S以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根据图中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判断,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16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16回答问题。(21分)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6分)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3分)
(4)请分析甲图中B河流的分界意义及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4分)
(5)请分析A湖泊的成因;假如在乙图中的A地布局钢铁工业,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
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洋(洋流)影响
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地形影响
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受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在北半球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或太阳辐射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暖和湿润。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暖和湿润。
(3)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发达的工业;③先进的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④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⑤劳动力素质高;⑥国家政策支持。
(4)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分界线;
流量较大,通航水位较深;水量季节变化小;河网密布;无结冰现象;河流比降小、水流平稳(流速较慢);
(5)冰川侵蚀。①接近铁矿产地;②便捷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丰富的水源。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图示等温线的描述应分段描述。西北段受海洋影响,南北走向;西南段受地形影响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受纬度影响,东西走向。
(2)根据图示:甲50°N沿线,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气温较高。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暖和湿润。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法国和美国商品谷物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为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发达的工业;③先进的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④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⑤劳动力素质高;⑥国家政策支持。
(4)图示河流为莱茵河,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分界线。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为流量较大,通航水位较深;水量季节变化小;河网密布;无结冰现象;河流比降小、水流平稳。
(5)根据图示:A湖为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形成的原因是冰川侵蚀。五大湖周围布局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为①接近铁矿产地;②便捷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丰富的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3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季风
D.洋流
小题3:植被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森林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四地的降水量和水平衡数值,可计算四地的蒸发量,①为1600,②为1400,③为2200,④为1600。故选C。
小题2:两地水平衡的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不同引起的,①地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②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地带,所以降水少。故选A。
小题3:森林的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水平衡为正值说明水分盈余,水分充足,可以生长森林,图中①④两地为正值,②③为负值。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