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8 13:06:16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7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德国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计划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经考察甲国将成为这一项目的最佳投资地。下图是甲国等高线地形简图,下表一是K港口气候资料表.
 表一: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8
| 13.4
| 14.1
| 15.4
| 17.5
| 20.2
| 22.4
| 22.7
| 21.7
| 19.2
| 16.1
| 13.5
| 降水量(mm)
| 62.2
| 59.0
| 50.7
| 40.2
| 18.8
| 5.8
| 0.7
| 0.4
| 4.9
| 31.1
| 74.4
| 77.6
| 降雨日数
| 9.8
| 9.3
| 9.1
| 8.7
| 5.4
| 2.6
| 0.4
| 0.4
| 2.1
| 6.2
| 9.7
| 10.2
| 日平均日照(小时)
| 6.1
| 6.7
| 7.8
| 8.7
| 9.5
| 9.5
| 9.8
| 9.5
| 8.6
| 7.6
| 6.4
| 5.9
| (1)描述K港口冬季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夏季气候成因。(3分) (2)图中东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请分析成因。(2分) (3)根据材料,简析甲国成为德国DESERTEC项目最佳投资地的主要原因。(2分)
2、单选题 图中右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左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 小题2:经过调整,该县把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主要用于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10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2:2010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1,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是?。(答出两点即可) (2)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 ? 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 。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 ,判断理由是 。 (3) 试绘出图中出现的冷锋系统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4、单选题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问题。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3.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4.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E.地广人稀 F.自然条件严酷 G.难以通行 H.技术条件落后 I.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G.南亚、南美洲、欧洲 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南亚、非洲、南美洲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5、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指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 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下图示意我国区位指数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耍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耍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周围低,其根本原因是交通落后
|
小题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筹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③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