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区分别适宜发展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3.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A.种植业、畜牧业
B.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种植业
D.种植业、林业
E.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F.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G.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H.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I.①②
G.①③
②③
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1.甲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侧,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乙位于小兴安岭,地势高,适合发展林业。
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3.湿地的功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表,回答问题
各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数据(2009年)
1.上述国家中,最应该到国外投资制造业的国家是2.上述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3.上述国家中,工业投资成本最低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E.美国
F.法国
G.德国
H.日本
I.中国
G.印度
俄罗斯
新加坡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工业区位)。
1.德国的劳动成本,制造业工人报酬都是最高的;在本国投资制造业,成本高,应去国外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投资建厂;
2.在上述国家当中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是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3.在上述国家中,俄罗斯的劳动成本和制造业工人报酬均为最低,即为工业投资相对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1870年至2000年各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资料。试回答各题。
1.在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工业化的国家是2.位于西欧的国家是3.种族与宗教最多元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
F.乙
G.丙
H.丁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甲国1950年后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最快,所以为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工业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根据图示:在1870年丙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最高,为最先工业化的欧洲国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种族与宗教最多元的国家是美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多选题 读某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图中数据为百分数),读图回答:

(1)该类产业属于(2)在下列国家中,发展该类产业最具优势条件的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E.新加坡
F.?韩国
G.科威特
H.印度
参考答案:1. AD
2. D
本题解析:该产业劳动力投入占40%,比重最大,所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新加坡和韩国比较发达,劳动力工资高,科威特人口少,以石油开采为主导产业,印度人口众多,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是使用玉米芯。与其他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2.下列关于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扩大林木的使用范围
B.有利于减轻酸雨危害
C.推动工业化进程
D.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E.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F..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G..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H..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可以减少林木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故选D。
2.由图可知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了玉米资源,从而减轻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及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不会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