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等值线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甲小于乙 B.甲大于乙 C.两地一样 D.不能确定 |
参考答案:
小题1:C ?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要计算气压差最大差值,关键是从图中找出气压值最高和最低处,可以充分利用等值线图的基本规律来找。很容易看出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甲处应为一个高压中心,气压值在1035--1040之间。然后根据等压线的分布规律,东侧太平洋中,日本九州岛处为一个高压中心,气压值为1020--1025,则离北京最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010,图中乙处为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00--1005。则最大气压差值在甲乙两区域间产生,为1040-1000=40百帕,故C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图中甲地为高压中心,受反气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且甲处内陆,海拔较高。图中乙地为低压中心,受气旋影响,易出现阴雨天气;且离海较近,海拔较低。依据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①天气晴朗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则地面散失的热量较多,故晴天时昼夜温差较大。②海拔较高处,大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较弱,故海拔较高处昼夜温差较大。故B正确。
小题3:从图中看出北京正处在从低压中心乙地向外延伸的低压槽中,结合锋面气旋的知识,此处出现锋面,且为冷锋,北京正是冷锋过境,故会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天气现象。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填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 ?,D_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B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C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的成因除?外,还有?等。
参考答案:(1)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亚欧大陆气温很多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风,寒冷干燥
(4)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该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小题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
小题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处,冷却的是?处。
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处位于海洋。
小题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__风。
小题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选择填空)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
参考答案:
小题1:B、D、E? A? C
小题2:甲?乙?乙
小题3:低?东南
小题4:甲? 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垂直方向气压变化特征判断: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B、D、E三处;气压最高的是A处;气压最低的是C处。
小题2: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甲处,冷却的是乙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乙处位于海洋。
小题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低,丙处实际风向是刮东南风。
小题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甲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热力环流过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高低差异,促使大气出现从高压到低压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某校学生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远足考察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材料三: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还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后来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今天的地貌形态(图乙)。
(1)从图甲看,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___________;陡崖的相对高度不会超过_______米。
(2)从岩石的成因上看,红色砂砾岩属于_______。
(3)结合材料,推测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登山过程中,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据天气预报当地晚间有小到中雨,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南—北;250
(2)沉积岩
(3)内陆盆地首先接受陆相红色砂砾岩沉积后来地壳抬升砂砾岩层被外力侵蚀切割,未被侵蚀的砂砾岩出露形成。
(4)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5)C地地形平坦开阔,自然灾害影响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四幅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2.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
A.①山峰 ②山谷 ③山脊 ④盆地
B.①山峰 ②山脊 ③鞍部 ④山谷
C.①盆地 ②山脊 ③鞍部 ④山峰
D.①盆地 ②山脊 ③山谷 ④山峰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1.①处等高线中低周高,为盆地;②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③处为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④处等高线中高周低,为山峰。
2.发育河流应位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应符合“凸高为低”。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