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有关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B.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C.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人口合理容量是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C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A错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为自然资源,B错误。人口合理容量是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并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为某地环境最大的人口容量
B、人口数量应低于合理容量值
C、可随生产力发展而无限扩大
D、等同于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右面“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数量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数量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和读图分析能力。图示反映在最佳人口规模以内,人口规模增长则生活质量上升,而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扩大,生活质量将下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中新网2011年3月1日消息,2月利比亚发生骚乱,为确保中国驻利比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通过多种途径,经过希腊、埃及、突尼斯、马耳他等国家,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截至3月1日14时,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累计约32000人。结合各国资料,回答1—3题。

1、由于国家骚乱和冲突导致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最可能是
[? ]
A.环境移民
B.外籍劳工
C.国际难民
D.科技移民
2、利比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之一,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原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
3、下列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 ]
A.希腊
B.利比亚
C.突尼斯
D.埃及
参考答案:1、C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人类与环境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人口子系统通过_________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发生关系。
(2)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提供_________与人口子系统发生联系。
(3)环境要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可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反过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影响。
(4)人类活动从环境系统中获取_________和_________,通过生产、消费又向_________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_________系统。
(5)图中“状态”指由于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响应”显示社会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采取的对策。据此将下列内容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
①工厂? ②水污染? ③某些物种消失? ④某地发病率上升? ⑤使用清洁能源? ⑥工人
(6)图中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劳动
(2)产品和服务
(3)大气?水?土壤?生物
(4)资源(物质)?能源(能量)?环境?人类
(5)自上而下填:人类系统为①⑥?环境系统为②③?响应为④?对策为⑤
(6)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本题解析: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排放废弃物。若人类活动强度没超过环境承载力,则人类与环境协调;若人类活动超过环境承载力则产生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