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北爱尔兰的东北部有一奇岩怪石海岸线──贾恩茨考斯韦海岸,称巨人堤或巨人岬,又称为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由约4万根六角形天然的玄武岩石柱组成的海岸。据资料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组成该景观的岩石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因此形成该自然奇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活动。
考点: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貌类型为( )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小题2】乙处( )
A.侵蚀作用明显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对。A 、B 、D错。
【小题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李家计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水不便。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其地面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按照岩石成因划分,煤层产于 岩中。若在B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是 。
2.若在A、C、D处找到花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则A处的岩石可能是 ,C处的岩石可能是 ,D处的岩石可能是 。
3.图中A、B、D所在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的正确排列是 。若A处找到恐龙化石,则B、D两处中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的是 ,理由是 。
4.据图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的地形是 ,该地形的成因是 。
参考答案:1.沉积岩(1分) 透水事故(1分)
2.石灰岩(1分) 大理岩(1分) 花岗岩(1分)
3.D-A-B(1分) B(1分) B处是沉积岩(1分),B处岩层比A处老,而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早于恐龙化石形成的中生代。(1分)
4.乙地:背斜(1分) 洼地(盆地)(1分) 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1.煤炭属于沉积岩;B处位于向斜结构,故容易积存地下水,故容易出现透水事故。2.A处具有层理结构,判断为沉积岩类型,故为石灰岩;D处为岩浆侵入地壳而形成的侵入岩,故为花岗岩;C处为岩浆岩附近,由于受高温高压影响,而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3.AB为沉积岩,越往下,岩层越老;D为岩浆岩,破坏了AB岩层,判断D岩石最新。三叶虫生存的年代较恐龙早,故应在更老的岩层中存在。4.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但图示该地区的温度分布为中间高,四周低,判断该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1: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A.断层
B.地垒
C.地堑
D.褶皱
小题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
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
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陷,判断为向斜。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处为背斜,但地表中间低,四周高,为谷地;乙处为向斜,但地表中间高,两边低,为山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岩层的弯曲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表的起伏判断地形。注意区别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口分布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