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小题。 |
3、单选题 下图为西欧某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分布示意图。第1 带:温室、花卉。第2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3 带:奶酪制品、牛羊肉、饲料、纤维用亚麻。第4带:普通农业。第5带: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第6带:牧场。第7 带:森林。读图完成1~3题。 
1、从第1带到第7带总体上
[? ]
A、单位面积产值越来越低
B、产品越来越易保存
C、劳动力素质越来越高
D、距离主要市场越来越近
2、图中农业第1带发展花卉生产的限制条件最可能是
[? ]
A、光热条件较差
B、地表崎岖
C、气温日较差大
D、土壤贫瘠
3、铁路线东段选址在
[? ]
A、山谷
B、盆地
C、鞍部
D、平原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小题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逆城市化阶段
B.初期阶段
C.中期阶段
D.后期阶段
5、综合题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考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