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下题
1.在图中找出莺歌海盐场的位置是2.莺歌海盐场成为我国第二大盐场,与盐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A.④
B.①
C.②
D.③
E.港湾滩涂多,地势平坦
F.北面和东面有山峰阻挡,降水偏少
G.气温高阳光足,蒸发量大,盐度高
H.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晒盐的条件。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光照充足,降水少,适合晒盐。图中①位置为莺歌海盐场的位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莺歌海盐场成为我国第二大盐场,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将使海水盐度变低,不利于晒盐,所以与此因素无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08奥运圣火点燃。纵览今日北京,一座彰显“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呼之欲出,为北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据此回答问题。1.“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2.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是3.下列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北京“绿色、人文、科技”三大奥运主题建设的是:
①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特色,如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绿色食品业
②发展传统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使之成为政治、文化、工业中心
③限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迁出污染企业,发展建筑业,适当发展食品加工业
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商业、信息业等
A.环境保护重于经济发展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E.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F.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G.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H.到2008年,北京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I.①②④
G.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环境友好”即人与环境建立伙伴关系,反映其重在强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绿色奥运”指的是环保奥运。结合选项内容,A、B、C三项都与题干不符,只有D项体现了环境保护。
3.组合选项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发展传统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会加大环境污染,故不符合“绿色奥运”的宗旨,故②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并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环境保护具体行为即可判断,注意选择恰当的解题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问题。1.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生物灾害有?
①洪涝?
②虫害?
③旱灾?
④鼠害2.松毛虫带来的危害是3.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4.如果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可以?
①为病虫害分类?
②查清虫灾危害较重地区位置和范围
③预测农作物产量?
④查清引发虫灾的病虫生物基因结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E.水稻减产
F.草原沙化
G.棉花绝收
H.林木枯死
I.鼠害
G.旱灾    
冻害
赤潮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4.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1.生物灾害是指原有物种或迁移物种种群数量大暴发而引起的自然灾害。故②④符合。
2.松毛虫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
3.蝗虫极喜温暖干燥,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4.利用遥感对地物的识别,能分辨农作物的长势,故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应对水短缺”。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B.深层地下水储量大,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水体总量的1%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E.夏秋多,北方多
F.冬春多,东部多
G.夏秋少,南部少
H.冬春少,西部少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水体总量的1%。水资源循环周期不一,不一定都能很快恢复。
2.本题考查水资源时空分布方面的知识。我国水资源分布,从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时间上看,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长治盆地寒潮发生总次数多于东西两侧的主要因素是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目的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E.提高地表温度 
F.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
G.减少地表蒸发量
H.降低气温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信息可知,长治盆地东西两侧和南部地势较高,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盆地聚集,使得气温下降迅速,因而长治盆地寒潮发生总次数多于东西两侧,所以影响长治盆地寒潮发生总次数多于东西两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在长治盆地及其东西两侧差别不大。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速度慢,常采用浇水的方法,可以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此问容易错选提高地表温度,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不能根本改变气温下降,只是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
考点:该题考查寒潮的成因和防御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