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A.洋流 B.季风 C.地热 D.纬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夏季,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此地,降水较多,加上纬度低,热量丰富,森林茂密,森林资源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雪山、峡谷等;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地热能资源丰富。因降水多,且位于河谷地带,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不丰富。
【小题2】从右图可以看出,墨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夏季,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此地,降水较多,而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风对此地的影响,使得该地冬季温度较高,形成世界上最北的热带植被地区。
【小题3】西藏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大板块在此碰撞挤压,形成消亡边界,地壳运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
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1时51分(北京时间7时51分),图所示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只有5千米,所以灾情严重。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提供信息可知,图中jl、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
A.55°E,60°E
B.135°E,140°E
C.170°E,175°E
D.170°W,165°W
【小题2】图示岛屿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从水平运动方向考虑震中地西侧的板块主要移向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1时51分与北京时间7时51分相差4小时,位于北京的东方,所以该地大约为180°经线附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震中地西侧的板块主要移向东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受断层的制约
B.侧蚀作用明显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该地聚落主要分布于冲积扇上
D.该地区聚落主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以下,地形平坦,流速较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但河流主要以侧蚀为主。
【小题2】该处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弯曲易发生洪涝灾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村落的发展。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侵蚀作用及对聚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图中“ ”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8分)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 ,背斜往往形成 。(4分)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4分)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
(2)谷地或盆地 山岭
(3)山脊 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搞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本题解析:
(1)结合学过的地形剖面图,画出剖面图。
(2)向斜一般成谷,背斜一般成山
(3)地形倒置一般指向斜成山,背斜反而成谷。
(4)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较硬,反而成山。
考点:剖面图、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的成因
点评:地形剖面图要会描点,学会分析一般地形与倒置地形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
A.甲 乙 丙
B.乙 丙 甲
C.丙 甲 乙
D.丙 乙 甲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之间
B.M 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C.B地降水量大于A地
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河流上游,河水流速较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河床较深。河流下游,河水流速较慢,流水沉积作用强,河床较浅。
小题2:A地的海拔介于100~150之间,B地的海拔介于300~350之间。所以,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150~250之间,A错误。A处为东南坡,B处为东北坡,图中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降雨来自于东南季风,A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于B坡,C错误。图示地区位于北纬28°以北,为亚热带气候,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