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A.北京盛行西北风 B.珠江处于枯水期 C.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罗马附近温暖多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天顶角指太阳光线和地面垂线的夹角,天顶角为零,则太阳直射地面。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题2】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包括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此时北京盛行东南风,珠江处于丰水期,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罗马附近(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2-33题。
小题1: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小题2:某年5-7月期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常年偏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M地太阳辐射全年差异小,应该位于低纬度地区,根据该地3月份、9月份太阳辐射多,3月与9月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近,所以该地可能为赤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和天气状况影响较大,5-7月份太阳高度较大,但是如果晴天少,阴天多则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10分)
A题. 下列两图为同一时刻的光照图,左图圆心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右图中的EFG为晨昏线,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此刻北京时间为 。
(3)右图中的EF对应于左图中的 ( )
A. 弧AD B.弧ABC C.弧BC D.弧BA
(4)图中BDGH四点,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5)A点日出为 时,D点日落为 时,B点昼长为 小时。
B题.下图是我国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正午杆影特点(朝向与长度)而设计的理论分析图,OE、OA、OB为一天中不同时刻旗杆的影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属于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 ,其长度特点是 。
(2)该小组同学在春分日北京时间12:00发现旗杆影子刚好到达正午时刻所在位置,并测得影子与旗杆一样长,则该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
(3)按第(2)小题所求坐标,该学校所在地一年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和朝向变化规律是:
。
(4)若杆影OA与OB相等,则α (大于、小于或等于)β;如0A表示地方时10时,则OB表示的地方时为 。
(5)如果不知道方位和当地地方时刻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正午杆影的位置? 。
参考答案: A(10分)
(1)(23°26′N,90°W) (2分)
(2) 2 (1分)
(3)D (2分)
(4) BDHG HDBG (各1分)
(5)6 21 24 (各1分)
B(10分)
(1)OE 一天中最短 (各1分)
(2)120°E、45°N (经纬度各1分)
(3)方向始终朝北,长度冬至到夏至变短,夏至到冬至变长(朝向、长度各1分)
(4)等于 14 点 (各1分)
(5)一天中两次等长杆影之间的角平分线上。(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2分)
本题解析:
A:
(1)根据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根据EFG为晨昏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90°W的地方时为12:00,为直射点所在的经度。
(2)根据90°W的地方时为12:00,则90°E的地方时为0:00,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00。
(3)右图中的EF为昏线,对应左图中AB。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B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G位于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H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次为D,再其次为B,G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
(5)A点位于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00,D点白昼时间为18小时,日落为21:00,B点出现极昼,白昼为24小
B:
(1)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位于正南方,影子位于正北方,所以OE为正午的影子,是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2)根据北京时间12:00发现旗杆影子刚好到达正午时刻所在位置,该地经度为120°E。根据影子与旗杆一样长,该地正午春分日太阳高度为45°,该地的地理纬度45°N。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该地正午的杆影方向始终朝北,长度冬至到夏至变短,夏至到冬至变长。
(4)若杆影OA与OB相等,则为上下午与12:00相隔相同时间的日影。则α等于β;如0A表示地方时10时,则OB表示的地方时为14 点。
(5)根据第(4)小题的方法,确定正午时刻的杆影位置。一天中两次等长杆影之间的角平分线上。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图2-1为“某半球图”,图2-2为“月相变化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农历11月15日)2:0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此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近/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加快或减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上海昼夜长短状况是 。
【小题2】对比a、b两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异同并阐述原因。
【小题3】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图2-2中的 处,我国的钱塘江将出现 (“大”或“小”)潮,可能发生 (“日食”或“月食”)现象。
【小题4】此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盛行 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小题5】请在图2-1上绘制此时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区域。
参考答案:【小题1】近日点 加快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降低 昼最短,夜最长
【小题1】(速度对比1分)角速度:相等;地球表面除两极点外,其他各地角速度相等(1分)。
线速度:b大于a;因为地球表面线速度在赤道最大,向两侧递减(1分)。
【小题1】C 大 月食
【小题1】西北 逆
【小题1】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当夏至时,下列地理现象错误的有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此时青岛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全球昼夜平分
D.赤道以北的地区达白昼最长的一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到大一天中的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青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春秋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