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有太阳直射的范围为热带,故热带与北温带以北回归线为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材料一:某日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视运动示意图(E、S、W、N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底圆表示观测者所在的地平圈,带箭头的圆弧表示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图中角度为当地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10分) 参考答案:.(1)①;73º17′N 16º43′N (2)② (3)155°E 70°N (4)D E 本题解析:(1)①发生极昼现象,日照时间最长;该地恰好发生极昼,该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该地的纬度;(2)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丰富。(3)M点是恰好发生极昼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是40,该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该地的纬度;世界时(零时区)某日1时40分的光照图,M点此时是12时,计算经度。(4)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日界线有二条:一条是180º,另一条是0时的经线。(6)极点的太阳高度不变,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数值相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面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A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日或秋分日;B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夏至日;C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冬至日;D图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参考答案:(1)12 22 冬至(2分)(2)等于 二分之一 (2分)(3)1800 600W (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由于60°纬线长是赤道的一半,故A点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3)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B点,时间为18时,则A点所在经线上的时间为14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故计算A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C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22时,故计算其经度为60°W。(4)图示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判断A点位于B点的西北,C点位于B点的东南。(5)图示A点即为经过昏线的时间为14时,即A点的日落时间为14时,计算A点的昼长4个小时。C点经过昏线的时间为22时,即C点22时日落,计算昼长为20个小时。A点的日落时间为14时,昼长为4小时,计算日出时间为10时。图示C点经过昏线的时间即日落时间为22时。(6)经线为长度相等的半圆,而B点所在的纬线为赤道,故经线长是B点所在纬线长的一半。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状态分布,可以判断出四幅图依次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冬至日。
【小题2】图B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小题3】A图表示北半球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90°-北京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6°34′。
【小题4】由D图到C图,即由冬至日到春分日,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室内光照面积越来越小。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乡规划》考.. | |